3月6日下午4时,我校召开了2014年学生工作会议,校长傅永聚、党委副书记孙文亮、副校长康淑敏、纪委书记郭辰夫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由校团委书记屈跃宽主持。学生工作处处长杨永明在会上作出了2013年度学生工作总结报告和2014年工作计划。
大会表彰了28名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届辅导员技能大赛获奖者、各级奖学金获得者、学校十先班集体以及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省级获奖和校级获奖的单位和个人。
bevictor伟德2011级环境科学班获得学校十先班集体称号,学院高文超等同学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奖学金的表彰。
bevictor伟德的团总支书记孙金玲老师凭借她在首届辅导员技能大赛的出色表现获得二等奖,同时荣获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孙文亮教授作了题为《声音的力量》的报告,他形象而系统的对全校的学生工作做了总结和展望,他充满激情的发出了最强音,要求全校各部门、教师和学生工作者为了学生发展、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协同发声、联动用力,共同奏出最美和声”。
声音的力量-孙文亮在2014年学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全文
同志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阳春三月,春意萌、活力动,六律正、五声和。这几天,全国两会胜利开幕,全世界听到了坚定改革与铿锵前行的中国声音;这几天,我们举行了学雷锋系列活动,大家发扬品格、奉献公益,奏响了时代最强音;刚才,我们对工作进行了总结回顾,对获奖者进行了隆重表彰,发出了曲园好声音。3月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一篇短文提到鲁迅的名言---“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今天,我以《声音的力量》为题,结合工作,与大家分享我的思考。回顾2013年,学校的发展有量有质,我们的工作有色有声。这一年,我们听到了高昂的声音。一年里,学校干了几年的事,“好实新”举措不断发力;一年里,同志们辛勤工作,佳音频传。思想教育、学风建设、校园文化、素质拓展、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就业创业等都取得了新的成绩,校外各类媒体报道数量和层次再创新高。这一年,我们听到了感动的声音。一年来,曲园人用“功不必在我,成必由我”的品格,爱岗敬业奉献,守护着强校荣校的朴实情感;一年来,学团人用甘为人梯、诲人不倦的精神,追求卓越,诠释着立德树人的价值。当然,还有我们最优秀的同学们,在代表综合素质的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比赛中,在体现精神风貌的志愿服务、校园活动、好人好事中,你们的形象是最闪耀的,你们的声音是最响亮的。新一年,我们听到了振奋的声音。学校正部署推动全方位综合配套改革,变革箭在弦上,突破已在路上。学生工作将会围绕给予学生更好的成长体验和成才保障这个核心理念,着力在精细化治理、人性化服务、科学化机制上下功夫、见成效。声音没有质量,但声音蕴含力量、激发力量。在学校事业发展中,在学生工作提升中,大家共同奏响了最强高音、最美和声。功劳属于大家。在这里,我要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全体同志们和全校同学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和慰问!声音无形、无色、无味,但声音又是客观存在、无处不在的,除非充耳不闻,或者掩耳盗铃。我们要听得到时代改革的强音。改革是时代主旋律,是当代社会最鲜明的特征。改革不是浪打浪,没有回旋、没有翻卷,改革是东流水,奔涌向前,一去不复返。有人称今年是中国的“改革元年”,从庙堂到草堂,改革已成大势,不改革必然失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讲话中提出“四个改革”—正确推进改革、准确推进改革、有序推进改革、协调推进改革,为山东改革定下了总基调、总纲领、总方针。“改革元年”,高等教育朝着“四个改革”再出发。哪些改革的声音在轰然作响?去行政化、扩大办学自主权、发展应用技术型高校、现代大学制度、以企业为主体的科研创新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等,每一种声音都足以振聋发聩。眼下大热的“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仅仅是一种在线课程吗?《中国青年报》有文章认为:“慕课将炸开大学的围墙,酝酿一场新教育革命,中国大学已到了自我转型升级的时刻!”如何在改革大势中生存、壮大,在转型大潮中升级、进位,向改革要红利,以改革促发展,时不我待,刻不容缓。我们要有种“时间都去哪儿了”的紧迫感!我们要听得到同行赛跑的足音。高等教育不同于义务教育,它所遵循的是效率优先原则,不是“摊大饼”、不会“掉馅饼”。国家层面的“2011计划”、985、211,省部层面的省部省市共建、特色名校工程等,包括免费师范生政策,都是“扶强不扶弱”的体现,而许多政策是“重强轻弱”、“先强后弱”。所以,高等教育将是“强者更强、强者恒强”的态势和趋势。高等教育的赛跑,不是循环赛、积分赛,是淘汰赛。如果不先声夺人,就要认后吞声直至匿迹销声。放眼省内外强校,放眼师范同行,他们在呼呼生风奔跑,我们更要迈开步子、甩开膀子、喊出号子,努力实现弯道超越。学生工作重视竞争,不是为了在比赛中多争奖牌和证书,而是为了取长补短、启发思路、提升工作。听不到同行者的声音,就很难找得准自己的位置。我们要听得到学生求索的心音。我们常讲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工作的以人为本,做到“三个一切”为学生服务。学生最需要什么?是炸鸡?是啤酒?还是都教授?我们要以听得到花开的声音的缜密、细微、呵护,听得到他们的心音。要多放到学生位置换位思考、多从自身成长经历同位体验,把工作做到学生最需要的时候、最需要的地方。听得到改革的强音,我们将增添不断奋进的活力;听得到赛跑的足音,我们将增加追求卓越的压力;听得到求索的心音,我们将增加立德树人的动力。此外,我们还要辨得清逆耳之言。有媒体未经认真调研,给我们学校扣上“考研基地”的帽子;有公众不着实际,质疑我们同学的综合能力。我和大家一样充满愤慨。我们没有因此输给压力,我们由此更加努力,扎实的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素质拓展活动是对质疑的回击,学生竞赛获胜、创新获奖、就业获聘、创业获成是对流言的终结。万籁有声,难避杂音。我们要听得清逆耳之言,做到不为所扰,不招损而受启迪。我们还要抛得开悦耳之语。忘掉过去的成绩有时比创造新的成绩更难。同志们、同学们取得了进步,获得了荣誉,理应得到大家的赞扬。不过,成绩终究代表过去,荣誉只是树立了更高的起点。在这里,希望受表彰的同志、同学,抛得开悦耳之语,做到不为所惑,在掌声中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力争创造更好的成绩。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善于听声,更要善于发声。第一,我们发声要有感化力。学生工作的价值,包括思想的引领、智慧的创获、精神的熔炼、人性的升华等等,感化人引领人培养人则是其核心价值。如何感化?首先,要带着真心真情。“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真心真情的声音,才能直达人的心底,引起人的共鸣。怎样做到真心真情?让学生心存感恩。心存感恩才能受到感化。要让学生心存感恩,回到前边我提到的一句话——给予学生更好的成长体验和成才保障。要让学生体验到我们是在为他们而工作,而不是为工作而工作。如果我们的工作都围绕着这个核心理念来开展,我们培养出的一定是对老师感恩的人、对学校感恩的人。学生感恩、校友感恩,教育者体验到创造感恩和收获感恩的快乐,这些何尝不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其次,要坚持实事实干。是不是真心真情,不在说得多好、喊得多响,而在是不是实事实干。马克思有句名言“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邓小平讲“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习近平在山东视察讲话中讲“行动最有说服力”。口惠而实不至,声音再动听也毫无意义。学生工作要围绕给予学生更好的成长体验和成才保障,真心真情为学生实事实干,争取在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方面有所突破。我作为分管领导一定当好大家的后盾,全力支持大家大胆闯、放开干。第二,我们发声要响亮和坚定。“乱国先乱思想”。当前,国际思想舆论竞争日趋激烈,意识形态斗争形势异常复杂。“沉默就是工作失职”。我们要正色厉声、铮铮有声,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自信。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讲清楚”的要求,以及中央《关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增强“责任田”意识,探索构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常态机制,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要立足我校传统文化优势,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渠道,力求出思想、出特色、出品牌。第三,我们发声要有底气。为什么要有底气?我举个例子。俄罗斯出兵乌克兰后,奥巴马威胁俄罗斯“将付出高昂代价”,俄罗斯人在报纸上刊文“美国军事优势不起任何作用,俄是核大国,与俄交流不能用最后通牒的口吻”进行回击、毫不在乎,俄罗斯人再一次剥开了奥巴马的“牛皮”。这说明有底气,别人才服气。我们的底气是什么?我们的底气既包括了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工作当事业,心底无私天地宽;也包括了胸有成竹完成工作的能力。特别是年轻同志,要有志于钻研和奉献学生工作,敢想敢试,善做善成,拒绝“不出事、不碰事、不成事”的“三不主义”。我们的底气怎么来?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成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人才。首先要抓好学习,包括超前学习。现在是大数据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超越我们的想象。先生要是不如学生,说话自然没底气,学生必定不服气。其次,要提高工作能力。我们举行了第一届辅导员职业技能比赛,通过比赛达到了以赛促练、互学互长的效果。这项活动要不断探索完善好,坚持举行下去。第四,我们发声要协调。声音不协调,就成了杂音、噪音、乱音,徒费力、白费劲不说,还破坏了氛围,影响了和谐。首先要注意话语风格。著名收藏家马未都曾说:“我在百家讲坛讲十次青花瓷,也不敌周杰伦出来唱一首《青花瓷》。”好多人了解青花瓷的知识,就是从歌词里学到的。这就是两种话语风格的不同效果。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场域,不同的主题,必要时话语风格都需要转换,与受众、环境协调。大谈三种意识、五种本领、六种素质,同学们肯定昏昏欲睡,所以我讲了《弹钢琴的哲学》、《学生干部的学生身份和干部责任》;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载体、方法、机制创新,同志们比我精通得多,我再讲重复无益,所以我讲了《朴实者必有所成》以及今天《声音的力量》。每次和大家交流,我都会尽量找一个主题,讲大家感兴趣的话,讲观点新颖的话。如果给自己戴顶高帽,我说这是我对同志们、同学们的尊重。其次要注意协同发声。有协同才能协调。物理学上,声音是物体的振动,是有振幅、频率的,不是无规律的乱动。我们是在一个系统、体制中工作,没有其他部门的支持,没有各学院相互的协作,不可能有取得成绩,我们的声音一定是单调、不是和弦。现在学校全面深化改革,许多改革都指向人才培养第一位任务,都与学生工作紧密相关,学团与其他部门、学院与学团部门、学院与其他部门、学院与学院都要加强协同发力、联动用力,共同奏出最美和声。同志们,脚下路,前方路,踏开才有路。难题,在实干中才能破解;机遇,在实干中才能把握;愿景,在实干中才能实现。脚底不粘泥土,蓝图变不成现实。诸事有难易,凡事无不成!变革声,强校声,器大声必闳。从辩证法角度讲,挑战孕育机遇,挑战就是机遇,战胜挑战才能抓住机遇、赢得机遇。“十二五”渐近尾期,校庆年已经不远。我们每一人都应分担责任,都会分享荣光。春笋拔节,声犹在耳。让我们以新的成绩为起点,立德树人,改革创新,以一马当先的气魄,奏出万马奔腾的金声!谢谢大家。